(三峽晚報全媒記者周愛華)7月4日暑假的第一天,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(zhèn)小學“三峽晚報小記者團”的小記者們,驅車來到百公里以外的枝江市進行了2天的體驗式采訪活動。
體驗“母愛文化”
首站抵達枝江步步升布鞋文化村
首站抵達枝江步步升布鞋文化村,對國家非遺文化項目“傳統(tǒng)手工制作布鞋”進行了詳細了解后,小記者們開始體檢手工布鞋的制作,有的穿針引線納鞋墊、有的拿著模子襯鞋幫、有的拿著木棒錘鞋底………小記者們忙得不亦樂乎。
小記者對國家非遺文化項目“傳統(tǒng)手工制作布鞋”進行了詳細
在小記者們體驗手工制作布鞋的同時,步步升文化村導游老師為小記者們設計了“布鞋與母親”的討論環(huán)節(jié),旨在引導小記者們對“母愛文化”的多層次了解。不知不覺中,小記者圍繞一位納鞋底的奶奶吟起了“ 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……”的詩句。
小記者門吟起了“ 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……”的詩句
齊誦“游子吟”的現(xiàn)場感動了隨行的家長們,小記者覃文政的媽媽表示:這種現(xiàn)場體驗給孩子們對“母愛”有更深刻的感受。
體驗“農(nóng)耕文化”
在位于仙女的三峽歸來田園,小記者們有的推磨、有的碾米、有的搖水車……這些在五峰山區(qū)長大的孩子們很多不曾見過稻耕農(nóng)作。于是,劉雨嫣、朱恩勛、路堯宇、胡鈺濤、趙夢琦、肖雨萱等多名小記者看到水田里開始成熟的稻穗,紛紛拿出采訪本向導游老師提問。當問到“農(nóng)夫/農(nóng)具/農(nóng)田/糧食”的邏輯關系時,郭沁淼、白傲雪、劉譚林、艾諾言等小記者紛紛以《憫農(nóng)》唐詩“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”抒發(fā)了感受。
體驗“生態(tài)文化”
“我看見了白鶴”、“我看見了荷花”、“還有菱角、蘆葦……”剛走進枝江金湖國家濕地公園,張淦淦、熊振宇、蘇原琛、艾諾言、蔡思源、田先仙、周新可、彭詩涵等小記者像發(fā)現(xiàn)“新大陸”一樣,有的忙著拿著手機拍照、有的開始記錄……
王夢潔小記者凝望雜草叢生的湖面感嘆“多美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呀”!在她的倡議下,小記者們在湖邊舉行了“爭當生態(tài)小公民”宣誓。
小記者們在湖邊舉行了“爭當生態(tài)小公民”宣誓
體驗“植綠文化”
枝江惜春園-植物園擁有數(shù)千種植物,是三峽晚報小記者植樹護綠基地。近幾年來有百余名小記者在這里認領了樹木!走進植物園,小記者們第一眼看見了一株開花的鐵樹,于是小記者們圍繞“千年鐵樹開花”的話題展開議論,有的干脆“百度”鐵樹相關知識。最吸引小記者們的是一棵大槐樹,名曰“百年槐樹開了口”,長長的青藤纏繞著它,這是棵很有故事的樹,據(jù)樹旁的碑記:此樹乃天仙配之槐樹也。于是,小記者們向植物園主人刨根問底,進入想象的空問……
夜幕降臨,小記者們下榻三峽國際青年營,一天的體驗和采訪收獲使小記者們高興不已,在營地她們高聲齊唱“童心向黨”,歌聲在田野和山谷里回蕩……
7月5日,小記者們整理完相關體驗和采訪資料后,帶著兩天的收獲于下午2點返程回家。一小時后小記者們在回復安全到家后還附上了“開始寫稿件了”的留言。
(圖片作者/劉雨嫣 覃文政 李喻希等)